找到相关内容889篇,用时3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能断金刚般若经讲要

    之处。有情流转生死,原属不安,且非得所,故当令之入圆寂安隐处;所云寂者,即去其不安之原因也。菩萨虽发此,而无我见,以平等等视众生,离自他差别之想。视有情事,即己本分事,有情即我,一有情未成佛,即...一大心矣。今经於发但举十句中间三句,以平等一体之,又为十者肝髓也。须菩提般若精义萃於金刚品,此段抉择,益得其要矣。   2 波罗蜜净住处复次妙生菩萨不住於事应行布施至所得福聚不可思量亦复如是。 ...

    吕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83166679.html
  • 以寺院学风及道风的建立谈僧青年的道业规划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达到契理契机的圆满教育。  4、统理大众型:培养具慈悲平等,深信因果,且成就大众道业而无私心的僧众。要能熟悉宗教法令,与相关政府机构接洽:明了土地产权之间题,以保障寺院或学院的...具有更宽广的量、更高远的见识、更无穷的悲愿,共同为了利益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为长养法身慧命,为真实地离苦得乐、为正法永住世间,而来共同努力。相信发的广狭,动机的纯与杂,将会影响一切护法安僧、弘法...

    心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43867039.html
  • 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佛教教育

    课程。   据《华严经》的记载,释迦世尊的大公无私,好像太阳普照万物一般。《妙法莲华经》中,描述释迦世尊出现于世,是为利益众生而来,宛如大云化雨滋润一切草木。他以平等来慈爱一切众生,无私地教化一切弟子...释迦世尊,他仍然不会起丝毫恶念,而照样保持平等和无限积极地关怀。有人对他作种种称赞和供养,他仍泰然若素,丝毫不会动心,他无时无刻不在帮助他的学生。  他不但和弟子们相处得很融洽,而且经常教导弟子,培养...

    林克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51567086.html
  • 桂月集(1)

    变革声中,弘扬“人间佛教”尽其可能以当代科学信证阐释佛法,开方便法门,立平等说世间法,为“人间佛教”建构精神文明。因为,释迹牟尼佛降迹人间,生活、修道成佛都在人间。离开人间和偏离人生现实而侈谈佛法,...改恶向善”这一作用则是客观事实。如宗教文化、宗教艺术对人们的熏陶,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净化社会环境、发展旅游事业,未尝没有社会效益。必须指出,宗教的许多教义,宗教的群体活动,集体意识、平等观念和仁爱之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70767169.html
  • 南岳慧思---双开定慧(2)

    大慈悲平等  不惜身命大精进  欲求佛道持净戒  专修禅智获神通  能降天魔破外道  能度众生断烦恼  从初发心至成佛  一身一心一智慧  为欲教化众生故  万行名字差别异  欲觉一切诸佛法  持...力智。尔时禅定转名四无量。慈悲愍众生。拔苦与乐。离憎爱心。平等观察。尔时禅定。转名慈悲喜舍。既观察已。与其同事。随应说法。尔时禅定。转名四摄法。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是名四摄法也。复次大慈大悲。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72267187.html
  • 拈花微笑——禅学起源

    到了三禅境地,连二禅时由禅定力而得的内心喜乐之感受也已舍弃,住于非苦非乐之“行舍”(舍去一切虚妄分别,以佛教所说之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和一切事物)境地,按照佛教的宗教精神进行正确...  既知人无我,又知法无我(懂得宇宙万法都是因缘而生,没有自性),以此道理观察世事万物,这就是观察义禅。   不仅懂得人无我和法无我之理,而且能以佛教的平等随缘之看待世事万物,对任何事物不起虚妄...

    业露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72967195.html
  •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四)

    平等运作的智慧;也就是超越概念式思维的真实观智。依佛教用语而言,即是指离能取、所取之分别,而转为平等无分别之智。  结  长此发,名欢喜地。  长久如此发,因对三宝有净信、体证的欢悦庆喜之,称为...问  此胜以何为因?   此第一义发的殊胜,以什么为因?  答  有四:  有四种:  一、法平等:由通达法无我故。  一、法平等:通达诸法无我。  二、众生平等:由至得自、他平等故。  二、众生...

    传道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168456.html
  •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八)

    分析,则有各种不同的内容。  (五)外发  五者、外发:于一切众生平等行故。(论云:以远离憎爱故。)  外在的发:即对于一切众生能不择净秽、贵贱,而以平等来对待及施行教化,以远离憎恶和喜好的差别心行。  (六)智发  六者、智发:以具足佛智清净故。(论云:以平等教化一切众生故。)  智慧的发:为平等教化一切众生,以同体大悲、无缘大慈而广求一切佛法,以臻具足佛陀断惑无染、了知诸法事理、尽知一切...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568461.html
  • 一念三千之探释

    组织中国创立的天台教学,且阐扬圣者弘法的本志,依《法华经》明示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的无差别论调,显现佛心与众生平等,究其论理中心在於圆融三谛义,而此妙理与印度诸论师相比较,如马鸣、龙树等菩萨所著之论典...九·五c)十如是,及《大智度论》(大正二五·四0二a)三种世间,即依两经一论的相乘而组织成就,一一诸法具一切法,强调、佛、众生等三法,为绝对平等妙义!  在《法华玄义》中,亦有类似一念三千之语,如(...

    常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4268601.html
  • 三宝皈依法

    富者有能力帮助贫穷者,但是如果缺乏慈悲,或者慈悲有限,就不会帮助别人,这类例子很多。   (4)必须无私心,不谋私利,否则,就不能无条件地、平等地帮助大家。如人世间帮助别人,大约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慈悲,热爱众生,如慈母之,所以愿意帮助众生,拯救众生。佛无我无私,已获得无量平等,无论亲近或疏远,无论对佛供养或不供养,无论是行善者或作恶者,佛都是平等对待,有求必应,而且永远不变。这也是佛无自...

    多识·洛桑图丹琼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3068895.html